中国粮荒是哪年?
“粮荒”是个伪命题 先说我的结论,中国从没有、也不会出现“粮荒”。我这样说的依据,是基于以下几个事实:
1、中国的耕地面积是14.5亿亩,而2019年的粮食产量达到了6.6亿吨(注:2018年是6.53亿吨)。这个产量足以养活世界上所有的人;
2、中国人的主食除了小麦和大米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杂粮,如薯类(土豆、红薯等)、杂粮(高粱、玉米等)和杂豆(豌豆、扁豆等),这些食物的产量都不低,特别是薯类的产量已经超过了水稻和小麦。
3、中国人过去以米面为主,现在改变了,今后会越来越多地以薯类和杂豆类作为主食,也就是说在以后的主食结构中,面粉和稻米的比重会越来越低。因为用更少的耕地可以获得更多的蛋白质营养,这是未来粮食供应的趋势。
4、大豆在中国曾是多余的作物,一直用来榨油或者喂猪,从2017年开始,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大豆产业,原因在于美国的大豆对中国的出口量逐年增加,而且增加了中国大豆产业链中的利润。
5、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有肥沃的黑土地,气候温和,很适宜种植大豆。目前中国的大豆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所以不必担心中国的粮仓会被外国的粮车填满了。(PS:关于大豆可以看看我之前写的这篇干货文章) 大豆能成为中国未来的主粮吗? 很多人会问,既然你说中国不会出现“粮荒”,那是不是可以把过剩的粮食卖给其他国家?比如卖给我们粮食不够吃的人民。事实上,我们不仅是粮食的生产国,还是重要的粮食出口国! 我们每年都要向非洲和亚洲等国家出口大量的粮食! 例如我们每年向越南出口大米约60万吨,占其进口量的三分之一;向我们最大的棉花进口国印度出口了719万吨粮食,比上一年增长了8%;向菲律宾出口了280万吨玉米,占了该国粮食进口总量的六成多……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显示,中国在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成为粮食出口大国。所以说,中国是不会有“粮荒”之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