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五行属什么颜色?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体液(血液、津液、精液)都是呈偏性的,即都是有颜色的。 比如,正常人小便的颜色是淡黄色的,如果长时间不喝白开水,尿液就会变成深黄色; 若尿液中带有沉淀物,且为深黄色,则可能是体内有热毒(例如急性肝炎、中毒性痢疾、急性胆囊炎、肾炎等); 女性小便发黄,可能是由于湿热下注引起的,此时还伴有外阴部瘙痒、灼痛、白带增多、色黄或发黄、气味腥臭等症状。
人体的其他体液也有颜色,比如眼泪,正常情况下是无色的,当患有眼科疾病时,眼泪会变成淡红色;唾液无色无味,如果尝起来发苦,则可能表示身体有热症。
现代医学也认为,人体的体液是有颜色的,正常人的体液呈现微碱性,PH值约为7.35~7.45。 而尿液则是弱酸性液体,pH值为5.0~6.5。 这主要是由于肾脏有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 当摄入的酸性食物过多,超过机体需要的限度,肾脏就会通过排出碱性物质尿液来维持体内酸碱的平衡。反之,当食用过多的酸性食物,也会通过尿液将多余的酸排出体外。 所以从中医的角度来讲,饮食宜清淡,少吃肥腻厚味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不易消化吸收,容易助湿生痰,进而导致体质偏向湿热。而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少吃高蛋白质的食物,因为过量摄入蛋白质也会导致体液的PH值产生变化,增加患泌尿系统结石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