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白字五行属什么?
姓,从字面解释就是标志家族血统关系的字。它是一个具有宗教含义的象征符号,表示家族世代承袭的图腾。《礼记·祭统》指出:“孝子之有亲也,其爱以孝,其敬以慎……体此五者,然后可以宗庙祭祀而鬼神飨之,天下莫不孝矣。”这里所说的“孝子”“亲”,其实就是指姓所代表的家庭或家族。因此可以说,姓是标识家族血缘制度的符号。 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后裔、公主和皇族女性所生的孩子为“宗室”,以与外姓相区别。他们的姓就叫“氏”。
汉朝以后对这一制度有所简化,皇帝的近亲称“勋爵”,他们的后代除有封地者外不再姓“氏”,而以“姓”作为家族延续的标志。这样,姓就与血缘关系有了明确联系。 东汉的王符在解释姓氏的来源时说:“姓所以生之家,氏所以别之号(王符认为,姓产生于女子出嫁之时,用来表示生育后代;氏是用来称呼父亲的职官称号)。故同姓不得通婚,异姓可得合姓。”(《潜夫论.姓氏篇》)可见,汉代的姓已经是血统意义上的姓了。
我国古代姓的作用主要是:一、同姓不通婚,防止家族血脉失传;二、标明家族祖先之所出,即所谓“姓所以辨亲疏,别同异也”(《周礼·春官·大宗伯》)三、贵族还有表尊的称号,如孟尝君姓田,而齐国人称之为孟尝大夫。四、古人名与字的意义往往有关联,姓的意义也很可能与此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