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五行属于什么?
“乜”字有“目多”之义,《康熙字典》中解释为“眉目之间甚宽”,故其五行属水; 《说文解字·页部》中记载“乜,目小也。从页,乜声”。段玉裁注曰“今人语言‘眯’字多用此字。俗书亦作‘密’。此即古之文‘眉’字。”“眯”指眼睛因灰尘、汗水等进入而眯缝起来,由此引申出“窄小”的意思。因此“咪”“眯”都属象形字,小篆字形与“目”相似,并由此引申出“暗中看见”之意——即现在所说的“视而不见了”“视而不见”。
另外,“眯”还有“麻痹,失去知觉”之义。《素问·调经论》中有“五风所伤……”之语,其中的“五风”即“中风”“湿痹”“热痹”“风痹”“寒痹”。“风邪”侵犯人体之后,常出现“肌肉麻木”“不仁”(即感受风寒之后的皮肤发皱、感觉消失)的现象,对此古人称之为“痿厥之疾”。由于“风邪”侵犯部位的不同以及人体正气虚弱程度的不同,“风气留止”的部位以及表现的病症也是千差百异的。如果“风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致使肢体气血运行失畅,日久则肌肉经脉弛缓,运动功能丧失,就会出现肢体偏瘫、麻木不仁等症状。这种情况,古代医家认为是“风邪”“痹气”引起的,至今现代医学也认为是由神经系统的病变而导致的全身肢体软弱无力。可见,中医学关于“风邪”“风湿”致病及治疗的相关论述,对现代临床医学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