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赌球死人了吗?
赌球死人的确有,不过不是你想象的那种。 2014年6月18日,巴西圣保罗州的一家小宾馆内发生命案——一对中国夫妇在房间内自焚身亡。据警方调查,两人是因为赌球而将30万人民币投入其中却血本无归后选择自杀。
事情还要从2014年6月份说起.... 当时正值世界杯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这对来自广州的夫妻来到圣保罗看球,没想到却输了个精光。于是他们在宾馆房内用汽油点燃了被褥,最后因吸入过量一氧化碳而死。 这对夫妻的行为虽然不可取,但他们的故事还是引发了人们对赌球危害的思考: 在中国,地下赌球有多猖獗呢? 根据《法制日报》的报道,2015年上半年北京公安机关就侦破各类网络赌博案件135起,抓获涉案人员70名;2016年全年共破获网络赌博违法犯罪案1790余起、涉案金额高达40亿元人民币。 而根据央视报道,仅在2015年的前8个月里,上海就破获网络赌球大案136起,涉及赌资数额达10多亿元之巨!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不知多少沉迷其中的年轻人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的下场。 其实早在1998年,公安部就曾发出通知,规定所有从事赌博活动的人员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然而时至今日,赌球仍然没有在中国消失的迹象...... 为什么赌球的危害这么大,但却依然这么多人趋之若鹜? 因为它满足了两个心理诉求:一个是「以小博大」的心理预期;另一个则是「博一把」的冒险刺激。 所谓「以小博大」就是通常所说的「倍投法」:下注100块,如果赢了,则连本带利再下注200块;可要是输了也没关系,反正也就损失100块而已。 这种玩法听起来好像稳赚不赔,但其实只要一次失败就会前功尽弃、血本无归!更可怕的是,人们往往会高估自己赢钱的能力,低估输钱的程度……所以即使知道这种方法很危险,但仍然有人前赴后继地往里跳。
至于「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冒险刺激就更不用说了吧?这简直就是无数年轻人的梦想啊!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赌球的套路其实和P2P差不多,都是以高收益吸引投资者,然后再以高杠杆来放大风险。所以说赌球其实就是披着体育外衣的金融投资产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