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为什么没有动物?
《Minecraft》,大多时候被译作《我的世界》,是由同名PC游戏衍生出的,由腾讯公司代理的移动端游戏。其独特的沙盒形象和简单的操作吸引了一大批玩家。但很多初学者甚至老鸟玩着玩着会纳闷:怎么这个游戏里一个动物也没有?怎么连植物都那么少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将展开本次介绍:《Minecraft》的生物系统的由来与发展。
《我的世界》的生物系统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植物和动物生活在自然世界中;而另一部分则生活在村庄和堡垒等人工建筑中。在游戏的早期版本当中(从实体的角度来看),自然世界中只有草和树两种植物,以及牛、羊等动物。更先进版本的《我的世界》中添加了更多的生物,包括苦力怕、刷怪蛋、沼泽怪、雨怪、灵魂鸟等等,而人工建筑中的生物则包括骷髅弓箭手、女巫、村民、驯鹿等等。这里我们无法完全列举《我的世界》中的全部生物,而想从生物系统运行的角度来介绍生物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
从生物创建方式的角度来看,《我的世界》的生物可以分为3大类:召唤类、繁殖类和自定义类。
2017年10月12日《我的世界》中国版开启了“创世之塔”版本更新,引入了一只自定义生物:九尾猫。其攻击性极低,但能够从天空坠落对玩家造成伤害。而其造型则选自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九尾狐。中国版开发者选择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形象,而非引用日本动漫《阴阳师》等中的九尾狐形象,正是考虑到玩家们的不同喜好。这一新的自定义动物,与版本更新中加入的机器兔子机器羊以及传说生物梦魇犀牛齐名,都是“创世之塔”更新内容。
顾名思义,召唤类生物是由召唤指令创造。最简单的一种就是/summon 实体名称 1 1 1 1,召唤出一只牛。其中1到6代表的分别是移动速率、生命值、防御力,玩家也可以在参数中改变生物的持有物品,来物色它的具体身上携带的物品。
生物繁殖系统应当算是《我的世界》生物系统的核心了。虽然世界中的大多数生物无法控制自己的繁殖与否,但玩家可以人工控制某些生物的繁衍与更替。例如将两只羊放在一起,不一会就会发现它们下了一只小羊羔;猪则会在移动的时候生小猪崽子;而鸡则会一边下鸡蛋,一边孵出小鸡来。
创造完成后,这些生物就会存在于世界之中,并遵循一定的运行规律,生活或者死亡,繁殖或者不繁殖,这就是《我的世界》中所营造的生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