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至西安过黄河吗?
从地理角度说,北京到西安的火车从历史上从来就没穿过黄河。虽说从地图上看,京昆铁路是从吕梁山脉边缘的汾阳、介休出发,一路向西,到达陕西省与山西省的分界线渭南,再一路往西到达省会西安。但是,实际上这条铁路在接近陕西时,在禹门口(现在叫韩城站)折向西北,并没有穿越从石楼县至吉县之间的黄河铁桥,而是从桥梁北岸的长治市出发,一路往西到达陕西省的省会西安。北京到西安的Z53、T41次列车都不穿越黄河。
为什么“两京”间的铁路不 从黄河铁桥穿过 ?
实际上,选择从潞田出发而不从黄河铁桥穿越黄河抵达陕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黄河铁桥的通车能力有限。在20世纪70年代通车的黄河铁桥当时设计的负载是50万吨,而长邯铁路当初设计的满载负荷是1200万吨。由于长邯段铁路超负荷的运行,1975年11月18日发生了黄河铁桥发生断裂的“桥崩”惨剧。因 此,1977年修筑西延铁路时,为化解黄河铁桥载重问题,在桥两端各扩建了两组桥墩,将桥体加长加重,使之达到1151米的距 离、承载50万吨的重量。因而,即便桥身维修完毕,铁路部门也不会让火车穿越此桥。同时,由于京广线通过北郑铁路进入太原,无需经过西安。从陕西西安去河北北京也不是重要的运输途径,因而没有必要加强京昆线运能。
另外,历史上从禹门口至韩城的一段铁路有过多次改造:在1912年以前是窄轨铁路,1912年后改造为宽轨铁路(即1.435米窄轨),1958年改为标准准轨(1.435米),20世纪70年代恢复为窄轨,2003年再次改回标准轨。因为标准轨和窄轨的铁轨间距不同,造成连接禹门口和韩城段窄轨的铁轨必须要用道岔岔出,这就造成铁路线的分割。铁路的分割会带来诸多不便利:如衔接各条铁路的机车转换、车辆调车、沿线车站股道的利用等都必须从整体设施上加以考虑。
所以,为了减少甚至消除以上不合理因素对物流 的影响,当务之急是:对西延线禹门口至韩城段进行复线电气化改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运输能力,还可以为大运高速公路的货运提供有效的道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