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2019为什么不引援?
我觉的应该先说一下为何今年没有引进外援,然后再分析一下原因是否充分合理! 首先我们应该认清的一点是,上海上港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穷”的球队(相对于恒大、国安和山东),这主要是因为他有一个很能赚钱的母公司(招商局集团),但是母公司并不把足球作为主要投资对象。
根据2016年发布的《中国足球协会章程》,俱乐部注册资金的最低限额为500万元人民币。当然这只是注册资金,并不是实缴资金或者运营资金,但是能够拥有500万注册资金的民营机构并不多,绝大多数都是国企或央企,比如青岛中能、大连超越以及现在的宁波新基业等等。 而上海上港在2013年成立之初注册资本就是5000万元,虽然2014年到2016年间经历了几次增资,但注册资本一直保持在8000万元左右,相当于一个普通民营企业的注册资金(500万起家甚至更少的企业占绝大多数)。
为什么一个企业成立之初注册资本就能拿到8000万元?除了母公司实力雄厚外,地方政府的扶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毕竟当时整个中超联赛的俱乐部总共也就那么几个是民营资本投资的,其中就包括江苏舜天(南京有江苏国信舜天俱乐部)、广州富力(广州城)以及当时的郑州建业(洛阳建业)。 说回正题,因为上海上港一直属于“穷鬼”范畴,再加上中国足协对外援规定每支球队只能注册两名外援前锋,使得上海上港始终在外援引进方面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
从2013年至2019年,上海上港唯一一次大规模引进强力外援前锋是在2015年,当时花了6000多万欧元购买了阿瑙托维奇、胡尔克和佩里西奇三名强援。而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引入了奥斯卡和穆里奇的组合后,球队的外援阵容已经算是比较豪华。
不过即使如此,上海上港也始终保持着理性,并没有像某些俱乐部一样过度引用外援。以2018赛季为例,上海上港的外援平均转会费只有227万元人民币,低于当时刚刚夺冠的广州恒大(256万人民币),更是远远低于投入最大牌的北京国安(305万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