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银行刷脸取款在哪?
目前,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成熟应用于金融支付领域,各大银行都在积极布局这一新技术。 2017年6月,招商银行率先上线“无感”金融服务。客户不用携带银行卡和手机,就能办理取款、信贷等近30项业务。只要登录手机银行,就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资产状况和业务办理进度;如果客户的账户余额不足,手机银行会自动弹出汇款提示,客户确认后,即可将资金转入对方银行账户。
随后,中国银行推出了智能柜员机“I am bank”,可随时随地提供查询、转账、信用卡、理财、代客交易等多种服务;工商银行在北京等地陆续试点了智慧银行自助终端,可实现全天候自助办理存款、取款、贷款、投资理财等业务;建设银行则在江苏苏州部分网点上线了智能柜员机,可以办理45项个人业务。 除了线上渠道外,不少银行还推出线下“秒办”服务。只要在机器上刷一下脸或录入身份证信息,即可快速完成身份识别与验证、业务办理等流程。客户甚至可以不用排队等候。 目前,各大行正在加快“刷脸”支付的进程,并不断拓宽应用场景范围。 比如,交通银行发布了全球首款AI视频电话证义一体机——“交银智慧证义通”,为客户提供实时在线的身份证验证、电子签名及简易的背景调查等服务;广发银行在深圳开设“智能柜台”,为客户提供“无感”金融服务;中信银行在天津分行应用人脸识别技术为VIP客户提供专属服务,通过“面签”方式办理零售贷款业务,最快3分钟放款。而此前,该业务需线下往返于分行和客户间进行多次核验才能完成。
邮储银行推出的“邮惠坊”电商小程序也提供了涵盖生活方方面面的 “刷脸”服务。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扫描商品二维码直接进入京东商城购买产品,购物后可以通过人脸检测实现自动支付。用户在邮寄快递时也可以不必再提供身份证,只需拍摄面单上的信息和面部即可成功寄送。 在央行力推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方面,也有银行开始运用人脸数据提供新体验。如在香港地区市场,招商永隆银行推出面向内地个人投资者的“掌上富”APP,提供香港交易所股票和衍生工具的交易支持,投资者可以在手机上进行开户和交易申请、查看交易记录以及账户余额等信息;民生香港支行则把ATM机搬进了香港铜锣湾怡和街的写字楼里,为商务人士提供方便的现金业务服务。在为客户办理业务时,工作人员会通过摄像头抓取客户面部特征,并与预先采集的客户信息进行比对,以验证客户身份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