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芳村是哪个区的?
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其实早在十年前,广州就划分了“广州城区”和“广州郊区”两个概念。 其中,广州11个市辖区(包括今天的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荔湾区等10个)被称为“广州中心城区”或“广州城区”;而广州5个县级行政区(花都、番禺、从化、增城、南沙)则被称为“广州郊区”。 当然,现在这两个区域都已经没有实质上的差别了……
不过,这个划分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原芳村区和原番禺区,它们分别被一分为三,部分被划入市区,部分被划入从化、增城两区。 原来芳村区的大部分被划进了新成立的荔湾区,小部分并入越秀区。而原来番禹区的中部被划入了新的番禺区,西部则划归花都区管辖。 从行政区域的角度上来说,芳村属于旧荔湾,属于西关,也就是老广州口中的“城西”或者“西部的街坊”所居住的地方。 而原来隶属于芳村的石围塘街、茶滘街和大涌片的部分地区(包括中大宿舍区等)则划进了越秀区。所以这些地区的网友习惯自称“越秀人”。 至于说芳村为什么会被分成两块,并分别划入两个不同的区呢?原因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
在2000年前后,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已经逐步被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国内很多城市都开始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早在1986年时,广州市就已经对原郊区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
但让原芳村镇、原番禹镇所属的许多村子变成了城郊结合部后,出现了城乡接合部管理的难题。特别是出现了大量“城中村”的情况。 为此,从2000年开始,广州开始了新一轮的区划调整。目的是解决“城中村”的管理难题,以及优化空间布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次调整涉及到全市5个区县,分别是广州的5个县级市。(那时候增城、从化还没撤县设区)
其中,将原芳村区的海龙乡整体划归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并将原番禺区的大石、洛溪、南村镇及原芳村区的五眼桥、花地、彩虹街道划归新成立的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领导。
随后又建立了开发区与高新区联合发展的管理体制。 这样,一个因为“城中村”而进行的区划调整,最后却导致了另一个“城中村”的产生!真是令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