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土旺有什么病?
中医理论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毛骨肉、甚至大小便等无一不是人体的一部分。任何一脏一腑有了毛病都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运行。 那么,五行学说在中医里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中医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类到五行的范畴之中。比如自然界的大地、土壤属于土;我们人类的脾胃、肌肉、骨胳也属于土。所以中医有“百病生于气”的说法,气是人体之精神、之气力,它是由脾和胃来运化产生的。
《黄帝内经》指出:“胃气为后天之本”“脾气愈壮,胃气充沛,全身之气皆足……”调理脏腑功能,调节阴阳平衡,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调养好我们的脾胃,让它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能力;让气血化生而有源,经络运转畅通,从而发挥其滋养濡润、温煦冲任的作用,这样身体才会健康。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虚者助之实;寒者热之,冷者温之。”这就是说,人的体质有虚实之分和寒热之别。实证就是由于外邪侵入或体内阳气旺盛所致的“热”证;而虚证则是由于先天不足或久病伤阳引起的“寒”证。采用“寒者热之,冷者温之”的方法对治疗疾病十分重要。 另外,中医学还主张“治未病”的思想。所谓“治未病”,即是指除预防病之外,还包括治病和养病的内容。它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遵循阴阳变化的规律来休息劳作,保持心态的平衡,饮食有度并坚持适量的运动,以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