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是什么生肖?
“同意”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很常用,而用“同意”来称呼一个动物则是源于古代的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最早起源于汉代的东汉王充《论衡·物势》中记载:“寅,木也,其禽虎;卯,木也,其禽兔;辰,土也,其禽牛、未,土也,其禽羊……亥,水也,其禽猪;子,水中也,其禽鼠”。在这里,每个时辰的动物都是根据这个时辰出生的属相来决定的。例如子时出生的人属于属鼠,丑时出生的人是属牛等等。 在唐代韩鄂所著的《四时纂要》中,可以看到关于十二时辰制式的动物与十二地支完全对应的关系:“子之兽黑獐;丑曰牛;寅曰老虎;卯曰兔子;辰曰龙;已日蛇;午曰马;未曰羊;申曰猴;酉曰鸡;戌曰狗;亥曰猪”。古人将不同属相的人和不同属相的动物联系了起来。
当然,除了这种按生辰决定的属相外,也有按年纪决定的属相。南朝·梁文学家萧统所撰写的《采桑子·赋兔》中,就有提到“今年二十,属大猫”的句子,这里的“大猫”就是“兔”。可见在古时年纪大的兔子也被称为“大猫”“老猫”等,这与如今我们称呼“岁数大的人为‘猫’”是一样的道理。 既然有按年龄计算的属相,自然也就会有按体重(身量)计算的属相了。唐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卷十四中就记载了一个“身属”的故事:“李卫公(李靖)《身属谱》曰:‘瘦人属水,肥人属土’⋯⋯余尝见一壮夫,身满赤黑,惟髭须是白色。卫公曰:彼当生于戊辰己巳二月,身火而土湿,故髯黑而体赤矣。”由此可见当时已经有了用五行来计算属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