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征信备案难吗?
随着征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征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银行业消费贷款风险监测》披露的数据,截止2019年三季度末,共有730家金融机构涉贷,累计逾期金额2.16万亿元。其中,因借款企业(含个体工商户)还款违约导致的逾期金额达1.94万亿元,占比高达89.8%。 融资企业的信用风险已经成为当前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
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放贷过程中会查询客户的信用情况,而一些客户因为征信记录不良导致被拒贷的情况也十分常见。一个良好的征信记录对于个人、企业的信贷业务乃至整体金融授信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开始关注自身征信报告中的信息,并希望通过合理的途径解决自身的信用问题。
然而,并不是所有征信报告中的信息都有办法彻底消除。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五年的,应当予以删除”以及《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个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一)项规定:“自然人提供虚假资料等不法行为,被记入征信系统的,该身份信息作为不良信息记入征信系统,供商业银行等单位了解,但上述情形发生在2009年12月31日以前的,应当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保留7年。”据此,五年是征信报告中不良信息最长保存的时间,超过这个期限,相关不良信息就会自动删除。但是,有不良记录的借款人重新做人做合规事,积累良好信用记录也是一件大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