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年企业有多少家?
目前,日本的企业寿命平均值为127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6家的母公司是在日本本土注册成立的。这些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35岁(从1955年起算),相当于中国的10倍、美国的4.7倍。 那么,为什么同样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创新,而在中国却渐渐被淘汰了呢?这跟日本的企业经营模式有必然的关系。 日本的很多企业就像一个大公司旗下的无数个子公司一样,一个工厂有一个工厂的法人代表,一个公司有一个公司的董事会,财务独立核算,各担盈亏。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任何纠纷,都不会让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孙公司的股东承担连带责任——除非你是搞关联交易的败家子。这样就把公司经营的风险大大降低了,从而也能吸引到优秀的管理人才,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的放手去做事。中国的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都实行的是家族式的管理办法,这种模式虽然在初期可以节约成本,提升效率,但后期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旦企业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整个家族都会陷入危机。
日本的企业虽然也出现过大大小小的破产事件,但是影响都不像中国企业那样颠覆性的。2010年日本经济最糟糕的时候,索尼公司市值跌没了,松下公司也欠了一屁股债,但是老百姓对生活没有什么影响,超市里的商品照样丰富,电视里放的也还是偶像剧。银行也不会因为某家企业亏损就停掉贷款,企业还是按着合同还本付息。 这样的制度设计让日本企业具有了极强的韧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咬牙坚持,不断调整,直到走出困境。这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企业有经营的自主权,员工有参与决策的权利,这样即使在遇到危机的时候也能够应对自如。而中国大部分的企业却是“娘肚子里的孩子随爹姓”,老板说怎么样就怎么样,缺乏必要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