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从革如何破?
“从革”是古代的一种官名,与今之“总理”“首相”类似。《易·革》:“革,征凶,勿变君臣,终有攸往。”孔颖达疏:“《春秋》鲁僖公二十二年,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谋予公子同,宜为君。昭公四年,楚子玉帅师伐宋,宋公孙固如楚请和,愿以元乙亥之日,革车三百乘为质。是‘革’为名也。”又《书·甘誓》:“王曰: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民。”伪古文尚书·商书·汤誓篇:“王曰:用命,嘉,赏;不用命,戮。”孔安国传:“汤之将攻桀也,乃宣誓其众。”孔颖达正义引李巡曰:“汤之时,诸侯不贡,政教不行。汤令百姓皆革心改行,故宣言欲诛灭无道之桀,有功则赏赐其先祖。”李巡此言,谓汤之政治教化如能改变民众之心行,就如革去污垢而恢复洁净。可见“革”指变革、改造之意。
《尚书·太甲上》:“先王顾諟天之明命,弗敢废,亦不敢作劳人。夙夜匪懈,用敬无敌。”孔安国传:“先王思惟天命在焉,不敢怠慢。”东汉王肃注:“先王能因天命,改过自强,日夜孜孜不惰。”这里讲的也是革除旧弊,振兴王朝的意思。 《礼记·檀弓下》:“丧不过三日,取之于日,谓之改葬。”郑玄注:“革,更也。”这里讲的就是重新安葬的意思。
总之,从以上记载来看,“革”字基本是有改变、改正的意思。与金木水火土之间似乎没什么关系。 但《汉书·律历志》中却有另外一种解释: “革”者,更也,谓更造其物而正其度量也。“五者,黄金也,雄黄也,石胆也,空青也,曾青也。”(见《周礼·考工记·匠人》)“五者,金、锡、铜、铅、铁。”(《史记·天官书》)
这种说法认为“革”就是更换的意思,它所改变的不仅是形式,而且是内容。比如用青铜器取代陶器,用铁器取代青铜器,这是量的变化;金属性质由柔变软变为硬脆,这是质的转变。“革”字在这里代表的是一种不断进步,类型不断演化的规律。显然,这种解释更加符合五行相生的逻辑。
那么,我们今天的答案应该很清楚了吧?“从革”就是金属性生出来的事业,也就是属金的行业。 不过,我还要说一句话:现在的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已经不是古代的原样了。古人所谓的金木水火土其实没有那么明确的物理属性。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也并不像我们今天这样绝对。
比如说“火生土”,在古代也有“火土相生”的说法,这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是颇有争议的一卦——“剥”。何谓“剥”?上卦“坤”为土,下卦“艮”为山,群山崩塌,土壤流逝,这叫“剥”。“剥”怎么能够生发呢?所以说“火生土”在古代并不是易理中的常态。
再比如“土生金”,土很厚重,金很锐利,厚土怎么能生出尖利的金属呢?所以宋朝张载有“金生沙石”之说,明朝蒋允旻更有“土能生金,非正理”的论断。也就是说古代的“土生金”不是今天我们理解的“土中含有金”的意思。它是讲土能培植金,培养的是金的意志,而不是存留它的形状或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