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禁苹果?
1、因为中国的税收政策对进口产品有利,导致进口商品普遍都是缴纳了很高的关税的,而出口产品往往要承担更多的费用。比如,一台iPhone,在美国卖到699美元,加上13%的关税,到中国就是864美元;而华为Mate 7,中国卖2999元,需要缴税20%,到达美国消费者手里就变成了3500元左右。所以从美国购买iphone再到中国使用,消费者多掏的钱有一半是税费。而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进口手机高达1.18亿部,平均税率达到29.5%; 当然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在中国的销售利润率并不高(相对于其他行业),苹果在2015年仅从中国就缴纳了23亿美元的税款(24%的企业所得税和4%的增值税);但如果苹果退出中国,这23亿美元就要交税给美国政府了。
2、其实中国政府对苹果公司一直不太“友好”,原因也是复杂的。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现实问题。 先说历史遗留问题——苹果在中国一直是作为中外合资企业存在的,苹果在中国的大部分供应商都跟苹果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这些供应链企业多是港资台企或者外企在华投资设立的工厂。
苹果在产业链中处于主宰地位,很多时候供应链企业不得不依赖苹果来生存。这种依附着关系让苹果在谈判时具有相当大的话语权,进而可以在政府面前“横着走”。 再说现实问题,中国是苹果第一大市场和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而与此同时苹果在中国却是纳税大户中的“反面典型”,因为税收政策对进口商品有利,导致苹果虽然贡献了巨大的销售额但贡献的税额却不算最多。而且,由于外资企业的税务审核一般比内资企业更加严格,也导致苹果被质疑“偷漏税”。 还有一个让人诟病的问题就是苹果的代工厂----富士康----所存在的巨大劳工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