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五行是什么?
《礼记·檀弓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晋献侯的夫人打算为自己死去的儿子办一场葬礼。按照当时的习俗,人死了就要用土将尸体埋起来。可是这位母亲特别爱自己的儿子,不忍心就这样让儿子随着泥土被埋在地下,让他永远不得安息。于是她就用竹席裹着儿子的尸体,放在床上,然后伏在尸身上痛哭。她一边哭,一边骂自己不该亲手杀死儿子,再把他埋到阴冷潮湿的土里;应该亲手把儿子给杀了,再用土埋了自己,这样才是为儿子尽了孝道呀!
她的哭声感动了邻居,邻居听出了原委,就对她说:“您的想法错了。依仗着您有地位,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其实这恰恰违反了做父母的本分。您还是遵照礼仪把儿子下葬吧。”
这个故事中的母亲犯了两个错误:第一是儿子死后,作为父母的不知感恩,反而嫌儿子给自己带来了麻烦(丧其夫而忧);第二是把儿子直接埋在土里,这种做法也是违背丧葬礼仪的。
当时有个叫子夏的人,对礼仪十分熟悉。他就借这个机会,教育这个不懂事的的母亲要按礼来办儿子的丧事。 子夏说:“天子杀殉,诸侯杀祭,大夫斋墓。夫孝始于冰,寒于水。今海上之人,不饮冰水,淫灌于园圃,不耕作求食,不织布求衣,渔猎者不得为礼,故谓之野人。祭祀不用牲牢,歌舞不为礼,故曰不祀。”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天子、诸侯、大夫办理祭祀和丧葬的时候,都有严格的礼仪规定。作为父母,在儿子刚刚死去的时候,应当为他守丧,不穿彩色的衣服,不吃甜的食物,不住温暖的屋子,昼夜坐在草上,表达对死者的思念。直到第七天,才能穿上白衣服,吃稻米和蔬菜,住在温暖的屋子里。
到了第30天,才恢复正常的饮食和生活。而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办葬礼就不用这么讲究了。他们只要将死者的尸体用清水浸洗一下,然后放在木板上盖上麻布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