煖字五行是什么?
《说文》中说,“煖”是“温”的异体字。段玉裁的注释中说到,“煦、煖、温,皆暖也。古文或作‘溫’(指古文字中的“溫”)。今文作‘煖’。”“温”和“煖”在古代通假,表达的意思一样。 “煖”字的五行应该与“温”字的五行是一样的。而“温泉”的“温”字,五行为火木。那么“煖”为火土。
从古代的文献来看,“煖”字的使用频率远不如“温”字。现代汉语中也是“温”字更为常见。这主要是因为“暧”字古代多用于名词,而“温”字则是及物动词。因此古人用“温”字来造词的能力要远远大于“煖”字。如温度(量词)、水温、室温等等。 而“煖”主要存在于文言文中,用来表示温暖的感觉。 如宋·苏轼《戏赠黎生》:“馀寒犹可耐,晴暖更无云。”(余寒:末冬的寒冷。)
再如清·蒲松龄著,贾仲明增补的《聊斋志异·卷七·叶生》:“入春以来,病益虚惫,朝暾初上,颓然就枕;暮霭沉沉,则奄奄就寝。” 还有明代张岱着,刘侗、于奕正编撰的《帝京景物略》记载的“温炉”:“……至十四日,暖炉。先数日,炉子铁架,已熏烤熨帖矣。至期,烟囱高竖起,铜焊银装,光耀夺目。……凡温炉之锅具,大小若干,各按派分,小者温酒,大者煮饭。釜底置风门,扇风使燃。门有四缝,曰散仙,一缝散一仙。其食料且须好米,以旧箩筛过,浸透,用微火煮,绝细沫。……” 由此看来,“煖”字作为古汉字,到今天已经算是“冷板凳”了。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用到,只是偶尔在诗词歌赋中有出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