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五行属什么?
“属”是什么? “属”是一个记数符号,表示次序(顺序、排名)。 《说文解字·示部》:“属,连也。从示,蜀声。凡属之属皆从属。”“蜀”即今天“属”的繁体字。 金文字形 小篆字形 楷书字形 由此演变而来。 在六书中的“转注”中;“属”与“注”是一对同形字。
“注”是注入,流入的意思。比如雨水注河,汗水注脚。“属”则是连接的意思。比如属车、属国、属民。因为古时文字缺乏简化机制,这两个字就都写成“属”,直到今天的简化字通行为止。 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都是简化字,简化的原则是把笔画少的字当作简化字使用。所以这种“属”的字,我们都不再把它作为简化字看待了。而是恢复为繁体字。 但是“属”字属于多音字,有两个读音shǔ和zhǔ,对应的繁体字也不同。读shǔ的时候属字写作“屬”,读zhǔ时属字写作“註”。虽然两个字形的偏旁不同,但是在古文中这两个字是完全一样的用法。 《诗经·陈风·月出》:“舒窈纠兮。”毛亨传:“舒,缓而徐行。” 这里“幽”通“窈”,指月亮缓缓移动。 《周易·乾》:“或跃在渊。”王弼注:“谓龙德而隐者也。” 这里是“鱼”和“跃”相通,指鱼跃出水面。 《庄子·秋水篇》:“鱼相将而游乎深渊。”此句中的“游”就是游泳的游,而不是游玩的游。 《礼记·檀弓下》:“有棺而无椁。”孔颖达疏:“棺者,敛尸之器。” “椁”指的是棺材外面套着的盒子。上面这些例子都是上古时期通假字的典型用法,说明古代汉字“寓居”于其他字的现象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