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萱字五行属什么?
“萱”字的本义是什么?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萱,宜草也。”所谓宜草是指这种草适合用来做草席的材料。古代常用一种叫宜草的草编制成供人躺卧的寝褥,就是今天说的席子了。所以古人有言“萱草属空庭之卉,宜其布席而坐矣”(《晋书·陆云传》)。由此我们知道萱草又叫“宜草”“宜萝”等等。 至于这个草为什么会被称为萱草呢?《庄子·逍遥游》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棠樗(chū),让我一定要选择一棵种在院子里。我有朋友曰:‘大树苍劲挺拔,但树干多节,且树皮多刺,不中用啊!’我又有朋友说它大而无用。所以请问你该如何取舍?’” 庄子答道:“既然如此,你要么就去种槐树和梓树好了;要么就去栽种杞柳、桑树吧。你如果非要种这棵大樗树,我就只好来种它了,因为它可以生长在荒芜的土地上而不被损害。” 庄子的意思是,世人眼中的美丑其实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就像他说的“直木可以为栋梁却往往被人们抛掷于边郊野地,而被当作薪柴砍伐;曲木则常常被人作为车轮轴、弓弩箭等器具的部件而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直木和曲木各自有其价值与用途。世人眼中美丽的梧桐、椿树等,也不过只是鸟雀所喜爱的木材罢了……” 所以人们将萱草称为“宜草”是有道理的——它既适宜种植在庭院之中,又能够在荒山野岭生存发展,而且它那美丽的花朵又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心情,真可谓“大而有用”的草啊!
那么古人是如何看待并使用它的呢? 《史记·仓公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齐宣王时,仓公为齐太皇侍医(即御医)。太皇怨造逆者,欲死之。” 意思是说,在战国时期的齐国时,一位大夫因受牵连犯罪,当时齐国的君主齐宣王便命令当时的著名医生仓公将他处死。 而令仓公吃惊的是,这位大夫竟然已经服下了致命毒药,眼看就要驾鹤西去了……不过令人惊奇的是,仓公共使用了五幅药方才将这位患者救活过来,而他所开的这些处方都是基于对萱草的认识与运用之上。
从这段小小的故事可以看出古人在生活中是很重视萱草的。他们不但把它作为观赏植物来种植,还用它来治病救人,甚至还将它作为一种吉祥之物赠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以示祝福之意——“萱堂”“萱亲”指的都是母亲的意思。可见人们对萱草的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以至于它最终成为了一个姓氏。 其实现在的人们同样很重视这种植物。如果你到北京旅游的话,会发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栽植着这种花花草草。它们开得那样娇艳,那样美丽,仿佛在和游客们诉说着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