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五行属什么?
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中医的基本原理之一(另外一个是阴阳); 人体有五脏六腑,心肝脾肺肾,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五脏; 五脏对应的五行属性为:木火土金水,心肝脾肺肾; 六腑对应的是:木火土金水,胆胃大小肠、膀胱三焦。 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呢?因为古代人认为人身体有五行之性,金主肃杀,所以五脏六腑中属金的肾具有收藏的功能,而其它脏腑都主泄而不藏; 同样为什么用木火土金水来区分脏腑属性也是因为五行的属性的缘故。 如果按照现代医学来讲的话,这些关系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完全就是古人的一个臆想。 但是如果抛开这个不合理之处,五行在中医中的应用还是很广泛的。
比如说人的情绪变化和内脏的关系: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在针灸治疗方面也会根据五行来安排穴位的配伍使用。比如治疗腰痛的时候,可以配个肾俞,以补肾气; 也可以加个照海,以滋肾水,达到补肾阴的效果; 因为照海的五行属水,肾又属水。 但这里要强调一点,这里的五行不是现代的五行,而是古代的五行,古代的五行为:金木水火土,而不是现在的金属元素等意思了。
关于“五脏生五味”也很好玩,比如心属火,则味为苦;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肺属金,味为辛;肾属水,味为咸。 这是为什么呢?我也说不清楚了,可能跟五脏之气所化的五液有关系吧:心之液为汗,故心苦缓急(心脏所化出的液体是汗液的性质);肝之液为泪,故肝苦急,急食酸以开之(肝脏所化出的液体是眼泪的性质);脾之液为涎,故脾苦燥,急食甘以润之;肺之液为涕,故肺苦气壅塞,急食辛以通之;肾之液为唾,故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 这又是怎么样的一个逻辑?实在搞不懂。。。 还有五行与五色、五声之间的关系,我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