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五行属什么?

公孙云华公孙云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自古就有五行的说法。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五者相生相克。任何一物,都不能完全离开这五者的存在,均遵循其客观规律。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试图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时提出的最富于东方智慧的想象,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眼中的元素或原子,它对后世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心理面貌和思维结构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五行学说始于殷周之际的萌芽,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成长发展,到秦汉时期形成比较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五行作为哲学范畴,始于《尚书·洪范篇》,其中的五行表象是指五种基本物质及其相关联的五种属性。木为坚,火为热,金为凉,水为寒,土为温。《尚书》中的五行已具有哲学意义。《左传》(鲁襄公25年,即西元前548年)所谓“五行之官五,用五声使之,五味和之,五色彰之,五嗅变之”,这里的“五行”是指木、火、金、土、水及其所代表的五种自然力(风、热、镇、雨、稼)。

木、火、金、土、水五个名词,原来是最具象的名词。中国人用它来指五种具有不同质的规定性和运动趋势的绝对物。它们并不是构成各种事物的原料(实体元素),而正是指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和运动趋势,或者说指构成一切事物的五个基本原则(本原原则)。五行并不是物质的本原而却有形,因此叫做五行。所以五行是形而下和形而上的统一。它是多物统一的单一性,而不是单一物的单一性;它既是单元素的统一性也是多元素的统一性。

“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者构成,同时五者之间还相生相克,依相生规律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依相克规律则为: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这种以“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解释事物变化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夸大和孤立了各元素的“决定性”和“至上性”。同时,五行学说也是中医、堪舆、占卜、绘画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