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南美国家有哪些国家?
美国是唯一把总部设在本国的美洲组织——美洲国家组织的成员国。它与拉美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等方面,有着传统的联系。在长达三个世纪中,美国和拉美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欧洲宗主国在拉美居于支配地位的时期(1783~1825)、美国实施“门罗主义”,进行经济渗透的时期(1825~1889)、美国提出“泛美主义”口号,加紧对拉美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控制的时期(1898~1959)以及美国竭力维护其在拉美既得利益,但又受到拉美国家要求改变南北不平等、不合作关系的政策制约的时期(1959年以后)。
1982年,美拉贸易额为744亿美元,占拉美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0%。同年,美国对拉美投资为近2000亿美元,占拉美全部外资总额的约70%。近几十年来,拉美成为美国商品销售市场及投资场所最重要的地区。美洲国家组织是美国为实现其“门罗主义”政策,控制西半球国家而于1948年倡议创建的地区性政治集团,1948年4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九届泛美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旨在实现美国“美洲一体化”计划的《美洲国家组织宪章》。1948年5月30日,该组织正式宣告成立,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组织最高权力机构为理事会。1959年,美洲国家组织以古巴“违背宪章”、“实行共产主义政策”为由,通过了对古巴进行经济封锁并中止古巴参加美洲国家组织会议及活动的决议,古巴抵制会议,并宣布退出该组织。1975年11月美洲国家组织第十八次会议一致决定取消对古巴的“抵制”。1977年古巴参加美洲国家组织的行政委员会会议和理事会会议,恢复了在美洲国家组织的地位。
美洲国家组织成立后,曾多次在美国支持下,直接或间接地干预拉美一些国家内政,为美国插手该地区事务充当工具。60年代末、70年代初,拉美一些国家要求实现民族独立,抵制美国的控制和干涉,美洲国家组织的作用大为削弱。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拉美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及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美国调整了对拉政策,开始重视拉美国家的要求。1981年美洲国家组织第二十次会议批准了《加强民主宣言》,确定尊重民主、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和开展协商外交等,使美洲国家组织开始摆脱美国控制。1989年中美洲四国总统和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与美国政府协商在该组织中建立“西半球民主委员会”,负责审议关于会员国出现政变和破坏民主情况的报告,在该委员会提出报告后一周内,召开理事会特别会议,就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是否中止会员国身份作出决定,从而使该组织在促进拉美民主制度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边界和贸易问题的解决,消除了两国间的隐患。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关系空前紧密,成为北美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特区”,两国间合作越来越密切。两国不仅在能源、金融、科技、文化等方面合作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在防务上也是水乳交融。
1940年,两国签订了《盎格鲁─美利坚友好协定》,首次确定两军协同防务。进入50年代之后,随着加拿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实力的不断增强,加拿大民族主义思潮和政府独立自主倾向日益高涨,开始不断调整和美国的关系,努力在安全防务上保持独立。但囿于国家战略利益的考虑和自身实力不足的现状,加国依然在安全防务方面保持着与美国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