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舒张压偏高的原因?
一、什么是儿童高血压 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患者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类,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占绝大多数,约95%;而继发性高血压则较少见,约占5%。 如果不是因为药物或者其他疾病引起,仅仅因为饮食或者生活习惯导致的高血压,就是原发性高血压。 这个病其实跟成人类似,只是发病机理不同而已。 儿童高血压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1]:
(一)生理性高血压 多见于小儿发热时,一般体温升高1℃,血压会升高3mmHg左右。如高热病人突然出现低血压状态,要特别注意是否有休克存在的可能,此时测量的血压值往往不能反映患者的真正状况。在婴幼儿期由于四肢末端循环不良,也可出现指端、趾端青紫、麻木,测量血压时数值偏高,但并无实质性病变,适当按摩手脚心,使其末梢血液循环良好,青紫、麻木症状减轻或消失,血压值也会随之下降。
(二)病理性高血压 常见于慢性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常是持续性、进行性的,且随病程进展逐步加重。其中一些疾病初始阶段可无明显症状,仅在日常体检中被发现,故应引起重视,及早治疗。
1.慢性肾脏疾病 无论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由于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损伤,血管壁通透性增加,造成血浆蛋白自血管漏出,引起体液潴留,从而导致全身器官水肿,特别是心脏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肾脏血流量降低致使肾素分泌增多,通过升高血压来维持足够的肾脏血流,以清除体内代谢废物,保护肾功能。如果肾脏疾病早期得到合理干预治疗,病情得以控制,血压可以恢复正常水平。但如果延误治疗的时机,使肾脏损坏持续进展,则血压难以恢复至正常,甚至会出现恶性高血压,危及患儿生命。及早发现肾脏病变的蛛丝马迹,如颜面部、双腿浮肿,尿中有泡沫,或查体发现血压高,应尽早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病因,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2.慢性肺心病 是由于支气管-肺部感染经治疗后遗留下来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常常反复发作,逐渐发展为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最后出现心力衰竭。患此病的宝宝常有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或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见喘鸣、发绀、口唇和手指发绀,心脏增大,肝脾肿大,双下肢水肿。由于心肺功能受损,机体供氧不足,产生乳酸等代谢产物积蓄,使组织细胞相对缺氧,从而启动无氧代谢途径,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皮细胞等产生有害影响。
二、如何监测儿童的血压 测量儿童血压有固定的仪器和方法。目前,国内常用的儿童电子血压计为臂式,适合3岁以上的小孩。
1.测量时间 最好在上午6时至9时,下午14时至17时,固定一个时间段测量,连续测量3天,取平均值。若情况危急须立即就诊,无需等待测量结果。
2.测量前准备 测量前至少半小时不要让宝宝剧烈运动,以防影响血压测量结果。保持房间安静,避免冷脱衣服、进餐前测量;宝宝休息一会儿(最好处于平卧位,颈部伸展)后再测。
3.测量方法 使用专用儿童血压计袖带,充气加压至肱动脉均匀隆起,保持压力5~10分钟(不要将袖带完全放气,以避免突然减压导致头晕)。放松袖带,待血液充分享受动脉搏动,记录数值。反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孩子血压高了怎么办 对于生理性高血压,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改善生活行为就可以。
但对于病理性高血压,则需要针对原发疾病给予治疗才能解决问题,同时配合降压治疗,以免出现危险情况。
如果经过医生的专业诊疗,孩子的血压仍然居高不下,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并定期随访观察。 对于低龄患儿,尤其不宜单用降压药治疗,除非合并严重的高钾血症需要紧急处理者。 对学龄期患儿,宜先采用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限制钠盐摄入(<4g/d)、补充钙镁维生素D等,必要时辅以降压药物治疗。
四、预防儿童高血压的发生 儿童高血压具有隐匿性,不易被察觉,因此做好预防措施尤为重要。家长应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进行运动,并注意监测孩子的血压情况。
1.合理膳食 均衡营养,限量食盐( <6 g/d),多吃蔬菜和水果。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少吃糖。
2.运动锻炼 每天至少活动1小时,如走路、骑车、打球、游泳等,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工作能力,减轻心脏负担。
3.戒烟限酒——吸烟有害健康,不仅会引起高血压,还会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风险。建议家长给小孩树立好榜样,避免吸烟。过量饮酒(尤其是白酒)同样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建议严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