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字属什么生肖?
属于老鼠,因为鼠在十二生肖里排第一 解释一下:我国古代用干支纪日,每个干支表示当天所对应的太阳位置。由于太阳从东方升起,所以一天当中,太阳由东方开始,经过北方、西方至南方,又回到东方,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古人把这样循环一次,称为一个“时辰”。而一天有24个小时,正好对应“子时”“丑时”… “午时”“末时”… 十二个时辰。 将白天和黑夜各分成三段的话,每段就是四小时,一共是八段,每一段再分别对应20分钟,这样算下来,每一时辰就分成了八个部分,也就是所谓的“卯时”“辰时”… “酉时”“戌时”…… 这么一来,一天的时间就全部分解了!
每一个时辰都有相对应的十二种动物,子时的鼠,丑时的牛,寅时的虎…以此类推。当然这个次序按照天干排序的,甲时属牛,乙时属虎…… 到了午时,正好循环到起点,因此有了午时的马,这是古人根据太阳的移动设定的十二生肖,跟现在用的公历一样,只不过他们不知道地球公转,只知道太阳直射点。 在《礼记·月令》里有详细的记载,比如正月“其日壬戌,其数九,其畜羊,其食谷……”意思是每月的第一天是哪个干支,该月的第二天该怎么应对都记载的很清楚。 而十二月“其日壬申,其数六,其畜豕,其食米……”十二月第二天的安排也记得一清二楚。 除了每月还有每年的第一天第一个时辰该怎么安排也有记载,比如立春“其日甲乙,其数八,其畜鸡,其食稻……”
总之古人对时间是非常敏感的,他们的许多祭祀、节日都是按照这种理论安排的,而我们现在的农历其实也是基于阴阳合历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当然这种记录方法有一个弊端,就是年份不好记录,如果碰上闰年怎么办?万一有个皇帝寿命很长怎么办?为了克服这一难题,人们又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用干支纪年。 也就是说第一年与第二年之间相隔的年份以干支表示,至于甲子、乙丑这样的记法其实是为了方便记忆,并不是实际的年份顺序。 从历史上来看,这种方法的确很管用,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所使用的农历(又称夏历)依然采用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