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欺骗是什么生肖?

松诚依松诚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种是相互利用,各取所需的关系,属于博弈的一种。 在《博弈圣经》中,把这种双方或多方利益一致的策略叫作“互利”。 比如说,一个生意场上的人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他必须尽量压低进货价、抬高零售价;而同时为了少交点税,他也希望进货价能高一点、零售价比定额高一些——这些看似自相矛盾的做法其实完全可行,因为双方各有难处,都要尽可能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即使为此牺牲一定的利益也在所不惜。这样,通过讨价还价,最后达成协议,实现双赢或多赢。这实际上就是互惠互利的结果。

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这样的博弈,甚至很多时候我们不经意的表现可能都是在下意识地运用博弈理论。 所以了解些简单的博弈知识很有必要,下面我介绍两个简单易懂又常用的博弈理论。

一、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又名80/20法则、帕累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的很小一部分,约20%,其余80%的部分都是次要的。 比如说你准备买一台电脑,经过调查分析后发现,有20%的价格变化会给你带来80%的满意度,有80%的价格变化只会带来20%的满意度,那么你就会选择在价格上挑个适中的档次,不再一味追求最低价格或者最高配置。

很多事物都符合这个规律,比如你逛街发现一家卖衣服的店,进门一看,有20%的衣服只占了所有衣服价格的80%,其余80%的衣服只有20%的价格,你会选哪件呢?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前面20%便宜的衣服,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的满足感比后面80%昂贵的衣服所带来的满足感要多。

同理,你在生活中碰到的事情也是如此。80%的人只能得到20%的利益,而剩下80%的人却得到了20%的利益。所以,有时候你不必太在意那80%得不到的东西。

二、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来源于《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故事: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则故事讲的是贫富分化、贫富加速增长的悖论,称之为“马太效应”。后来,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赛尔丁进一步阐述了这个理论,并把它运用到社会生活当中去。他说过一句名言: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原因就在于他对机遇的充分利用。” 其实“马太效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强调的一个核心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比如在一个班级里,成绩好的同学由于平时勤奋好学,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所以考试成绩都很好;而那些学习差的同学,因为基础不好,听课效率低,作业拖拉,往往考试分数也不高。这就是一种马太效应。

我们在利用马太效应的时候,要学会顺势而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好已有的资源,这样才能把事情越做越好。否则就会陷入困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