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封闭期是多久?
1. 什么是股票封闭期 对于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募集资金的需要,需要让发行的转债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流通转让,这个期间称为转股期;而对于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公司来说,其目的是为了置换或偿还债务,所以换股期限一般为债券发行结束后第6个月起6个月内(也可以为5年、4年等),由发行人和主承销商约定。因此对于可转债和可交换债而言都有一个对应的转换期或者叫“封转开”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一般就是该可转债或者可交换债的封闭期。
2. 可转债/可交换债封闭式运作的意义? 在《证券法》里规定的是可转债在“发行完毕后进入市场交易”,而实际上很多可转债上市时间是在转股期开始后半年甚至一年之后了,这是因为证监会为了防止转债上市后成为投机工具、操纵市场价格以及可能引发的风险,对可转债的发行做出了一些硬性规定,比如要求公开发行不低于3亿,对资产负债率也有明确要求等等,这使得大多数公司的可转债规模很难达到公开发行的条件,因而必须先通过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发行,待时机成熟时再选择合适的时间公开发行,实现从封闭式募集到开放式交易的转变过程就称为“封转开”。 “封转开”意味着整个投资决策权的转移,因为一旦打开交易后投资者将可以选择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的相对关系进行择时交易。虽然理论上可转债是一种兼具股性和债性的混合型证券,但是在没有实行“封转开”之前由于存在转股限制使得可转债的股性没有得到完全体现,大部分的可转债只能按纯债的价格来定价并交易。随着“封转开”的推进,更多的可转债开始走向市场化之路进而使自身的属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由于开放性的增加也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一方面当转股价高于正股价时可转债具有回避风险的特点,另一方面如果转股价格低于正股价时可以转债又具有进攻的优势;此外还可以根据正股的波动情况选择进行转股还是赎回操作。
3. 新三板中的“转板机制”与新上市的流程有何区别呢? 目前新三板的转板机制尚未正式确定,但据目前媒体报道,新三板挂牌企业想要转到主板或者中小版的话必须满足三个前提:一是连续两年净利润均为正值且增长率均达到20%以上;二是每股净资产不低于2元,发行市值不低于3亿元;三是股东超过200人且持股比例大于5%的人超过80人。这三个条件基本上相当于新三板对企业的退市标准,即企业在新三板停牌前连续两年的财务指标要符合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退市条件,然后经过主办券商推荐到相应部门审核即可。这种转板模式类似于A股的新股上市机制,也就是说企业在申请新三板挂牌的时候就已经为企业转板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只是不知道届时监管部门会不会像现在一样给予主办券商一定的推荐名额限制。当然也不排除部分企业已经在新三板挂牌但不符合转板的要求,这类企业则需要通过重新做资料申请再次IPO的方式来实现转板的目的。